学院新闻

试玉要烧三日满:化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添新柴 续慢火 保质地

发布日期:2014-01-16 00:00:00 点击量: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化学院“将人才质量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关注细节,规范教学,推出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强化学风,精心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人才培养领域打出了一套“添新柴续慢火 保质地”的“组合拳”。

——着力提升平台建设。通过整合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甘肃石油化工延伸产业联合实验室、甘肃省化工催化工程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和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七大实验室和一个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统筹已有的先进大型仪器设备和优质的智力资源,建立了“基础训练—科研训练—就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学生离校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专业储备。

2013年,学院获得教育部实验室专项维修经费资助、获批国家级“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这将大幅度提升教学条件和完善平台建设。

2013年,40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近100名学生在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交流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挑战杯、实验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甘肃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等科技活动中屡获佳绩。学院在2013年兰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中获得优秀。

——着力培育创新模式。为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学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坚持“外引内培”并重方针,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启动“化学化工学院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分层次分批次选拔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扶持。经过认真总结前九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经验,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兴趣小组实施办法(试行)》,通过研究生申请课题立项组建团队,鼓励学科交叉,引导研究生自主创新。

2013年邀请来自美、德、英和国内著名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40多名专家学者做了近50场学术报告,平均一周一场,以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

——着力完善质量体系。2013年,学院修改完善《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培养规范》、《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制实施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培养规范》、《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培养规范》、《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等文件,推动完善培养质量体系。

在研究生课程设置环节,进一步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增设“学科通开”课;在研究生招生环节,通过专业课笔试和实验技能考核,加强对考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察;在研究生毕业环节,加强对学位论文预答辩的监管,严把论文质量,提高研究生科研成果的毕业要求;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提高了导师的选聘标准,既关注学术要求,还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强化本科教学管理力度,规范备课课件,监管课堂教学、完善评价体系,全方位保证本科生培养质量。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组织、实施和答辩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在2013年学校首次进行的本科毕业论文查重中,一次查重通过率为98%,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率达20%

——着力加强师资培训。学院举办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系列培训班、青年教师申请国家基金系列培训班等,帮助青年教师上好第一堂课,写好申请基金的第一本项目书。每学期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反馈,做到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材建设,出版了《配位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等教材。20138月,学院承办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配位化学高级研修班,为从事相关教学工作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颖的思路。

——着力拓宽服务范围。通过整合多个平台(基地)的优质科技资源,学院已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化学工程领域内包括兰州石化公司、金川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青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的工业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科研院所,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化学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解决了一系列工业技术难题。

学院通过开放省部级示范实验中心,致力为西部的高校提供教学资源,促进校际间、学科间的合作,支持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201312月,由甘肃省化学会主办,学院承办的甘肃省首届大学生化学竞赛,不仅宣传和展示了省内高校优秀学子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带动了各院校学生积极投身科学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