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厅

化学化工学院系列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15-12-29 00:00:00 点击量:

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和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6位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具体安排如下:
地  点:兰州大学第二化学楼101报告厅
 

报告1:SPME探针研制与活体分析
报告人:欧阳刚锋教授(中山大学)
时  间:2015年12月31日8:40
 

报告2:磁性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报告人:侯仰龙教授(北京大学)
时  间:2015年12月31日10:20
 

报告3:固相萃取-质谱联用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报告人:栾天罡教授(中山大学)
时  间:2015年12月31日11:20
 

报告4: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与应用
报告人:于京华教授(济南大学)
时  间:2015年12月31日13:30
 

报告5:我国空气污染难题及其形成机制
报告人:王新明研究员(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时  间:2015年12月31日16:00
 

报告6:非均相过硫酸盐活化体系氧化降解水中污染物
报告人:张永清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时  间:2015年12月31日17:00
 

报告人简介:
欧阳刚锋,博士,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曾赴加拿大Waterloo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微萃取与分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微萃取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1800多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编中文专著1部,参编英文专著3部。国际期刊Trends Anal. Chem.杂志副主编,Anal. Chim. Acta、Microchem. J.、《分析化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化学会理事,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广东省质谱协会理事。
侯仰龙,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多功能磁性材料、新能源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在纳米生物医学与能源领域的应用。发展了单分散磁性纳米材料的通用制备方法,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纳米耦合磁体化学制备新策略、探索了磁性纳米颗粒在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应用。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国际和各类双边会议上作大会、分会邀请报告30余次。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2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北京市优秀人才(2009)、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2009)、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201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1)、北京茅以升青年科技奖(2011)、绿叶生物医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2)、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3)、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正主持或参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础研究计划(973)等课题。现任Scientific Reports(NPG)、Adavanced Science(Wiley)、Science China Materials、Rare Metals等期刊编委、国家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科组会评专家、中国材料研究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材料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栾天罡,博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海洋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测试中心主任、教育部水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992年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于中山大学化学系分别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Waterloo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从事环境分析化学和生态毒理的相关研究。目前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 SCI期刊论文90多篇, SCI它引近1200多次, H因子23。兼任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中国质谱学会理事,广东省质谱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发明学会理事,广东省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科学技术学会常委,广州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
于京华,博士,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新型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食品安全的检验与控制、微流控纸芯片的研究与应用,发展纸芯片理论及现场即时监测技术,开发用于医疗、环境和食品检测领域的纸基传感器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子课题等国家和省级项目十余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3项;在Chem. Soc. Rew.、Nat. Chem. Biol.、Adv. Funct.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 收录论文200余篇,11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一篇入选ESI 热点论文,影响因子3以上的论文160余篇(高于5 的论文80余篇),获SCI 他引2200余次。应邀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发表纸基材料的新闻评论文章。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 余项,一项省级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培养的研究生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人次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指导的本科生团队先后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并于2014年获批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创新团队”。
王新明,博士,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文章20余篇。主要从事有机污染物(特别是大气挥发有机物)相关的大气环境、大气化学和健康影响研究,重点关注空气毒害物、二次污染物和地气交换作用。研究组拥有分别基于吸附/热脱附和冷阱捕集的两套先进的挥发有机物分析系统,是国内挥发有机物检测手段最为完备的实验室之一,能全面完成各类环境样品中挥发有机物的分析。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室外和室内空气中毒害性挥发有机物的暴露水平、来源和健康影响进行了分析;珠江三角洲臭氧前驱物(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特征;破坏臭氧层的卤代烃的分布、排放特征与变化趋势;珠江三角洲典型生态系统含硫含氮痕量气体和挥发有机物地-气交换研究;南海海域、北太平洋及极地大气有机物污染物及其海陆交互作用研究;环境有机臭气的分析表征;利用微核与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
张永清,博士,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2年在中山大学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环境中污染物控制化学研究以及环境化学的教学和研究。2006年被评审通过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校级培养对象。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在美国Rutgers 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与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水与废水处理研究: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基于硫酸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②中低温烟气中NOx高效脱除的研究。主要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基于硫酸自由基高级氧化技术以及生物过滤方法。近年来,承担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现已发表论文50多篇,被SCI收录20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利2项。2004年和2010年分别次荣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一等奖和二等奖。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