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厅

2023年兰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3-09-20 15:38:45 点击量:

2222.jpg


报告人简介:

图片1.png

张广照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1987)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99),香港中文大学(1999-2001)和美国麻省大学(2001-2002)博士后。200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10年起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2-2016年担任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为国际海洋材料保护研究常设委员会(COIPM)委员,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海洋污专家组成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副主任。曾先后担任Macromol. Chem. Phys (2008-), Macromolecules (2012-2014), ACS Macro Letters (2012-2014), Chinese J. Polym. Sci. (2015-),《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Langmuir (2019-)等期刊(顾问)编委。长期从事高分子溶液与界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发展了QCM-D和微量量热等高分子物理表征方法,发现了阴离子杂化共聚反应。以此为基础,研制了新一代海洋防污材料,发展了高性能岩土工程加固材料。至今以通讯作者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 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授权中发明专利4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2021年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广东省专利金奖

陈道勇.png

陈道勇,复旦大学特聘教授。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1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项(第二获奖人);担任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化学通报》编委。1991年和199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94-1997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1997-2000年,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副教授;2000年至今在复旦大学工作,任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分子多级自组装及其精确自组装、聚合物粒子的结构控制及高效制备、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调控及其高级组装纳米空间中成份分布的调控及功能协同聚合物组装体的功能化与应用等。Acc. Chem. Res., Prog. Polym. Sci.,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Macromolecules, ACS Macro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姬相玲.png

姬相玲,1985-1995年分别获得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自1997年留所工作至今,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其间,1999年在德国Mainz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合作研究,2001-2003年在美国Tulane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高分子物理以及高分子材料化学方面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溶液和链结构、多孔高分子材料。迄今已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 Macromolecule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

武培怡.png

武培怡现任东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德国Essen大学化学系博士。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2017年获陶氏化学“Dow Innovation Challenge Award”。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仿生软材料、二维相关光谱在聚合物体系中的应用、凝胶电解质、聚合物功能膜。Adv. Mater.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 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陈涛.png

陈涛,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材料技术所副所长、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于2006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英国华威大学、美国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以洪堡学者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2012年入选国家引才计划(青年)之后,加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组建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致力于仿生智能高分子材料在软体机器人、伪装防伪、柔性可穿戴器件及仿生矿化、能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Chem. Soc. Rev., Prog. Polym. Sci., Acc. Chem. Res., Acc. Mater. Re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Commun., Matter, CCS Chem., Aggregate, SmartMat, SusMat等发表论文250余篇,论文引用15000余次(H因子为69),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中德合作交流项目、中科院前沿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担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科技委委员、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委员、Supramolecular Materials副主编、Chinese Chemical Letter编委、Polymers编委、SmartMat青年编委、SusMat青年编委等。

刘小孔.png

刘小孔,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孙俊奇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和博士毕业后,分别在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7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并受聘吉林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可拉伸导电材料与柔性电子器件、自清洁涂层材料等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 CCS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