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把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你听”第十一期——专访邓汝温先生

发布日期:2022-06-21 09:21:17 点击量:

四世同堂,桃李芬芳——610第二化学楼201会议室,四代兰大无机化学人齐聚一堂,共叙兰大化院故事。化学化工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年89岁高龄的邓汝温先生眼神依旧纯粹如孩童,他平和朴素、娓娓道来,将他的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化学人。邓汝温先生的学生曾正志教授,曾正志教授的学生席聘贤教授、陈凤娟教授和他们指导的化院学子及部分学院教师、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活动

图1_副本.jpg

“聪明、好学、纯粹”,听完邓汝温先生的讲述,这是每一位聆听者对老先生共同的感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号召,老先生便像一棵青松般,在兰大化学勤勉治学、孜孜以求,四十余载如一日

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留下来。

1933年,邓汝温先生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曾经留学日本的父亲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五岁的小邓汝温背起书包开启了求学之路按照当时的学校政策,分年级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只要通过考试便能进入该年级学习读完二年级之后邓汝温便参加了六年级的考试一下连跃三级六年级开始学习英文时邓汝温感觉有些吃力父亲便请了专门的老师为补课正是父亲对教育的重视再加上自身的聪颖和勤奋好学邓汝温的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顺利进入了广雅中学学习,那是当时广州最好的中学。

1950年邓汝温先生考入中山大学学习化学专业“其实我选择化学并没有特别的机缘我的数理化很好当时报考的时候我被分到了化学专业自此,化学缘就此注定,他择一事,终一生,一生执着毫无动摇

图2_副本.jpg

“考上大学时我只有17岁,比同龄人都小,但是在思想上已有自己的判断。”1949年10月,广州解放,父母准备前往台湾,邓汝温先生面临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选择:一边是跟随已经准备好机票的父母前往台湾发展一边是独自留在内地学习生活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留下来。”大学时期邓汝温先生所在中山大学化学系没有一名党员,当时对政治学习抓得很紧,邓汝温同学同学们推选为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同学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兼顾关照同学们的日常起居。邓汝温先生始终一心向党如果当时我跟随父母前往台湾,发展也不会差,但我从不后悔当时留下来,热爱共产党,就要留下来。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3年,邓汝温先生大学毕业,根据教育部的安排邓汝温先生被分配到兰州大学化学系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在毕业前接受的最后一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给我们做的毕业教育从富饶的南方城市到彼时条件艰苦的西北金城邓汝温先生无怨言从未彷徨。四十余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度过这一生,我从不后悔”,这是邓汝温先生那一代人祖国的庄严承诺

图3_副本.jpg

“当时条件确实蛮艰苦的”,邓汝温先生回忆道,兰州那天天下着雨雨和地上的溏土混成泥,根本无法行走拦了一辆马车才艰难到达萃英门刚来兰大邓汝温先生从助教做起“那时打钟上课,一个班只有一个人有手表”,“对助教的要求是很严的所以很忙听课改作业带实验辅导课程管理学生想要走上讲台讲课必须经历这些关卡的考验

西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邓汝温先生开始了艰苦漫长的科研之路“兰大化学人的进取心让我印象深刻这是同期其他高校没法比拟的兰大化学浓厚的科研氛围让邓汝温先生第一次觉得时间原来是不够用的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一心向学问连平常见面谈论的都是学术和科研“很多老师们都是早出晚归,全天都在实验室。没有周末,大家都是这样的工作节奏。”当时没有自来水,没有冷凝管等基础硬件设施,“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将盆子一高一低放置通过虹吸法实现了冷凝效果

“我比较能坐得住能沉下心来化学资料楼一开门邓汝温先生便扑进去查阅文献能在里面坐上一天的时间好多文献都是法文德语的为了看懂弄通邓汝温先生借助校内的外语培训班学习了好几门外语,这也为他之后出国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妻子最需要什么邓汝温先生答到“我最需要的就是睡眠”化学楼的灯光里邓汝温先生身形不高影子忽长忽低直至深夜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中,邓汝温先生取得累累学术硕果曾担任全国稀土药物研究小组组长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邓汝温先生科研成果《稀土元素的提取、分离分析和应用的研究-伯胺萃取法从包矿中分离钍和混合稀土》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国家政策调整,时任化学系主任的周耀坤先生找到邓汝温先生,问是否有意愿参加英语考试出国交流。邓汝温先生多年积累的外语扎实基础让他从容应考,以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通过获得了在加拿大访问学习的难得机会

‘兰大化学精神’就是进取精神

“兰大化学之所以能够享誉国内外除了兰大化学人自身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当时的全国政策机缘朱子清黄文魁陈耀祖等学术大家举家从复旦大学西迁来兰,与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等一起创建了兰大的有机化学专业

邓汝温先生回忆起当时陈耀祖先生的一件趣事,当时兰大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幼儿园能够托管小孩陈耀祖先生便带着孩子来上课,小家伙塞在讲桌下面讲到关键处总有个小小的脑袋从讲桌下面探出来新奇地寻求父亲的关注,小家伙脑袋每伸出来一次,陈耀祖先生便给他一颗糖既无奈又疼爱地摸摸他的小脑袋继续讲课

图4_副本.jpg

在邓汝温先生身后,还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在西安工作的妻子想一家人团聚,便想将邓汝温先生调入西安交通大学调函已发来,邓汝温却坚定地想留在兰大这里的人这里的氛围让他无法割舍妻子一时无法理解来兰探望时才真正明白,丈夫口中常常提起进取心“拼搏是什么这不是丈夫一个人的坚持而是一群人纯粹的学问追求“在我眼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兰大化学人的进取心确实感动到了我我也就妥协了随着他了就这样妻子也随邓汝温先生来到金城妻子大方开朗邓先生言语不多两人相濡以沫任岁月磨砺情意弥坚

“在我看来‘兰大化学精神’就是进取精神兰大化学人也是很团结的那时院系调整也有意见主张按照专业分开来但大家还是觉得在一起挺好的能够互相学习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进取心”是邓汝温先生整场讲述中的高频词汇,纯粹而质朴,那是先生一生无怨无悔、坚守奋斗的真实写照。

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一代兰大化学人最纯粹的初心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国际一流的学术成果培育出一流的化学栋梁,这是一代代兰大化学人对“兰大化学精神”最真切的阐释

图5_副本.jpg

人物简介:

邓汝温,广东人,193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中山大学毕业,同年全国统一分配到兰州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到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与指导研究生工作。1955年、1962年分别赴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进修,1984年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1年,1994年退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2项,担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