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我把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你听”(第6期) 暨化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 ——专访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流芳先生

发布日期:2021-03-09 15:21:40 点击量:

三月的榆中校区,尚且料峭。第二教学楼前,一位老人对着几排面孔稚嫩的年轻学生们鞠了一躬,学生们也忙鞠躬回礼,爱的一幕驱走了初春的寒意。这位老人名叫王流芳,是已退休的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一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

202137日上午,由兰大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主办的我把兰大化学故事讲给你听6化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在榆中校区第二教学楼A402举行。刚刚落成的教学楼应该是第一次迎来这么年长的授课者——87岁高龄却依旧精神矍铄、步伐矫健的王流芳先生。而听课的学生们也与以往活动不同,他们是化学化工学院89名刚刚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大一新生。

我学习年轻人,我要PPT

在与学院党委副书记贾静确定要讲述内容的时候,王流芳先生欣然提出,我学习年轻人,我要PPT。耄耋之岁,PPT对于王流芳先生而言还是新鲜产物,年轻人似乎也并未期望这个PPT能有多好的排版、构思。然而当绯红色的背景衬托着“87年人生路风雨兼程,66载兰大情历久弥坚主题句映在幕布上时,讲台下坐着的年轻面孔们眼神明显一振。两个小时里,王流芳先生站在他阔别多年的讲台上,为年轻学们讲述了他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党的热爱与忠诚

3_副本-2.jpg

王老师向新一代化院学子们深情讲述


艰难重重的求学路

1934年,王流芳先生出生在河南省洛宁县伏牛山下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时局动荡的年代,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父亲却做出了非常前卫的决定——家中的孩子们必须上学,无论男女。在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的境况下王流芳先生渡过断断续续的小学时光。1952年王流芳先生进入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习,为省路费三年只回过6次家,单趟步行220饿了啃干馍馍,累了在沿途窑洞里的稻草窝里休憩,这应是出生在千禧年代的学生们无法想象也不知从处着思的概念。走路其实没有关系,多少都就走了,但最难的是没有钱读书,为了让孩子上学,王流芳先生的父亲卖过粮,砍过柴,向条件稍好的亲戚求助时亦遭过家里的女孩不会让少上学几个吗的驳斥,但这并没有动摇父亲的决心。换不到钱时父亲便担着粮和柴送王流芳先生到学校,那个时候如果没有钱,是可以交粮或者柴顶替生活费用的艰难求学期间,两位好心人的昔日关怀让他至今铭记在心。一位是曾经同村的地下共产党员,解放后在一家食品厂工作,四处求援而碰壁之下王流芳先生尝试求助于他,同乡不仅提供了帮助,还勉励一定专心完成学业。另一位是王流芳先生的高中同学,这位同学已经结了婚,家里条件稍微好点,他就很无私地把一些生活用品给我用。饮水不忘挖井人,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一把,他就能度过难关,这成了王流芳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的准则。


当时我就对共产党有好感

1944年,日本侵略者占据了洛宁县城。当时的王流芳先生10岁,战火虽未烧至伏牛山下,但父亲为保证他的安全,还是把他送到了在深山中居住的姑姑家中。后来王流芳先生经读县志才了解到曾经发生的惨寰之事。日本入侵洛宁县城时大约有15名乡邻拼死抵抗,15名义士被了起来,开膛破肚,全部被杀死。另有一小学的三四十名师生躲在窑洞里,被日本入侵者用机枪屠杀。王流芳先生所在的村子虽然偏僻,但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这里有很多的地下共产党员。据王流芳先生回忆,我的两个小学老师就是地下共产党员,在老师的影响下,当地很多青年决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之后,这些党员奔赴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两名老师的办公室是一个联络点,每天都有很多其他乡镇的地下工作者来与他们联络。那时王流芳先生年纪尚小,不懂他们从事着什么工作,只记得他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与那些欺负乡亲百姓的人很不一样,这在年幼的王流芳先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我就对共产党有好感,就是这样真切而朦胧的好感开启了一名共产党员一生的信仰之门。有天晚上,有很多年轻人和两名老师集合之后不知道去了哪里,后来王流芳先生才了解到,原来他们去黄河边抗击日本去了


永生难忘的大学时光

1955年,王流芳先生进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学习。因曾经动荡的经历,彼时的王流芳先生已是21岁的大小伙儿,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方言。为了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顺畅交流,王流芳先生开始苦学普通话。乡音难改,此时的教室里仍是满满的故乡调儿,却丝毫不减故事的引力。因为名字还闹过小笑话,同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在点名点到王流芳时,答到的竟是一个小伙子。初入学时他们住在如今的萃英门,就在黄河岸边、白塔山下,他们常去冬季的黄河里取了冰块,背去白塔山上植树,昆仑堂、天山堂、至公堂……学校的建筑又阔气,名字也大气。

二年级是我很骄傲的一年,作为曾经的年级级长,王流芳先生自豪地说到。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他们搬到了现在的盘旋路本部校区,年级的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因为大家都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为了能占到好的听课座位,有同学顾不上吃早饭便飞奔到教室。虽然有时候听不懂各自的方言,但是互相之间通过一个表情,意思便轻松传递到。只要有同学提出不会的学习问题,大家都一起探讨帮助解决。那个时候确实是你追我赶,学习好的尖子生也涌现出来了。不仅仅是学习认真,在党员同学的影响下,大家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王流芳先生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但是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我自己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按照党的要求提升自己,以身作则。除此之外,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篮球、排球、体操、歌唱等比赛中,化学系1955都能代表系里在全校拔得头筹,一时成为美谈。

三年级王流芳先生和同学们经历了特殊的运动时期。当时需要有人去临洮挖铀矿并做分析,王流芳先生和他的党员同学义无反顾承担了这项任务,铀是有放射性的,我们知道不知道?我们知道,但是国家有需要,作为党员我们打退堂鼓就不干了?我不能这样做啊,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就这样白天王流芳先生和同学们挖矿,晚上把它们做成可供研究的化合物。

图片3.png1956年,化学系55级部分同学在兰州郊区西津社劳动时与农民合影


历久弥新的同窗、师生情谊

因为大学期间的活动多,大班授课,同学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1959年王流芳先生大学毕业,距今六十多年。回顾起昔日同窗,王流芳先生用了互相牵挂、互相关怀的60来总结。可能当时上学时并未跟某个同学说过话,但是毕业多年之后再见到就会感觉特别亲切90100110周年校庆总会看见1955级化学系学子的身影,十年倏然而过,有的人头发更白了,有的人手中多了一根拐杖,可不变的依旧是如少般的笑容。相聚时大家总会在江隆基校长的雕像前合张影,在校友墙上认真找到自己的名字时快乐如孩童。化学1955级校友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都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此时幕布上正展示着密密匝匝的人名和他们的成就。

师恩难忘201512月,化学系1955级在兰校友和老教授家属等二十余人共同给昔日恩师孟益民教授庆祝90岁生日。20198月,返校的校友集体看望了几位曾带过课的在兰老师:钟远君老师胡之德老师杨汝栋老师邓汝温老师。邓老师卧病在床,他非常激动,拉着也已不再年轻的学生的手久久不肯放开,很歉疚地说:对不起,我不能送你们出门,感谢你们还记得我。

这一份份深沉的同窗情、师生情,就这样,沉淀在一甲子的岁月中,历久弥新。

图片2.png

1955年冬,王流芳(后排右第二位)所在实验小组在萃英门校区合影


40余载执教生涯

1959年王流芳先生毕业并留校工作。40余载的教学生涯中,王流芳先生从未迟到过“我对待教学每一年都一样地认真,热情,对待我的学生都一视同仁,而且我有时候还向他们学习”。1981-1995年间,王流芳先生一直教授基础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个学生未能通过课程考试,王流芳先生未任之不管,反而是细心地与这个学生分析问题,给予警示。提及曾经指导的学生,王流芳先生如数家珍,这个学生现在在哪里,那个如今有了怎样的成就,王流芳先生和蔼的笑容中透着抑制不住的自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正是最准确的写照。

4_副本-2.jpg

王老师寄语化学院发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1995年王流芳先生退休,但他仍活跃在科研工作中。他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与指导研究生工作多年,申请多项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4名,退休后发表学术论文67篇,其SCIE 论文50篇。2000年当年指导研究生在SCIE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在兰州大学排前三名(是退休教师中唯一的一位)。

任凭岁月,犹能婴儿,原因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退休后王流芳先生成了太极拳的爱好者,于2014年作为队长兼领队,组成了一支兰大离退休代表队参加省老年人21届太极比赛,一举获两项亚军。2015年,70多岁的王流芳先生参加了兰州市举办全国太极拳段位考核,获得六段位证书,当时七段位只有二人。2017年,兰州大学举办了首届校友集体婚礼,王流芳先生携夫人何凤英参加,是当年参加集体婚礼的校友中年龄最大、婚龄最长的,当时他们已经结婚58年。结婚时仅有两斤黑块糖庆祝,但爱情却至今都甜蜜着。


“我虽一生平凡,但我为自己是一名兰大教师深感自豪”

讲座尾声,王流芳先生动情地说道:“我爱兰州大学,兰大培养了我、教育了我,我在这里学习、工作了65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永生难忘。这是我的母校,没有哪个儿子不喜欢自己的母亲”,“期望新一代的学子们,努力奋斗、不断攀登。未来属于你们每一个人!”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这一场相隔了70年的时空对话,亦是一名老党员对初心的阐释。岁月悠悠,初心从童年时代萌芽,具像于对三寸讲台从不迟到的敬畏,对科学研究的不倦孜孜追求,对教书育人始终如一的态度。“我虽一生平凡,但我为自己是一名兰大教师深感自豪”,“希望你们认真学党章、学党史,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团结广大同学,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掌声雷动,这是新一代化学人对老一代化学人的敬意,这是新一代共产党员对老一代共产党员的敬礼!

5_副本-2.jpg

师生在二教楼前合影

 

人物简介:
    王流芳,男,193410月生,河南省洛宁县西山底乡张凹村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58月,洛阳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1959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化学主干课教学和科学研究与指导研究生工作。曾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另有省科技重大课题1项、科技部国家新药研究基金课题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课题4项。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3项;1989年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其中在国际SCI收录刊物上发表的论文80多篇;先后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共计20余名。退休后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工作,被评为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获老教授事业突出贡献奖。